
龚珍旭 男,汉族,民进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 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校长(创始人),政协第六届绵阳市委员会委员、政协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绵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兼职副会长、绵阳市工商业联合会第六届副主席。 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研究工作,出版发表专著9部、文章60余篇,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2018年被授予“第三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 |
李长贵 男,汉族,大学本科,副教授。 副董事长。 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40余年,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10余篇;1988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仿写与创新》获绵阳市科技成果奖。现兼任绵阳市社科联副主席。 2001年9月起先后被聘为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教务处长、副院长、常务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执行院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董事会秘书长、监事会监事长。 协助董事长工作。 | |
刘良慧 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党委书记。 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获得者,四川省优秀校长,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绵阳市优秀公务员,四川泛美集团功勋人物。 原绵阳师范学校校长、绵阳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法人)、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绵阳市旅游局局长、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四川泛美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四川泛美教育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裁、人力资源部总裁、四川教育事业部总裁、西南航空文化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 主编岀版专著2本,副主编出版专著1本,参编专著5本,发表文章50余篇。 全面主持党委工作,协助管理党政工作部和督查办公室。 分管学校后勤服务工作。 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梁秀梅 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二级)。 常务副校长。 曾任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院长、呼伦贝尔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厅级)。 协助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负责教学、科研(院、所)、评估与质量评价、评建与人资工作、督查督办工作。 分管教学科研管理部、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督查办公室。 联系美术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 |
杨文勇 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高级实验师。 副校长。 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学校实验室主任、总务处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公开发表。曾获得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法制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负责招生考试、就创业工作和校友会、学生会、团委管理工作。 分管招生考试院、学生工作部。 联系戏剧影视学院。 | |
左冬梅 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教授,中山大学访问学者。 副校长、工会主席。 绵阳市第七届政协委员,绵阳市涪城区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绵阳市“优秀市政协委员”、绵阳市总工会“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 负责行政、安全稳定、武装保卫工作。 分管党政工作部(含信息中心)、安全保卫部。 联系文化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
刘立新 男,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曾任绵阳市涪城区副区长、四川音乐学院音教学院及教务处党总支书记、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第一届党总支书记、四川音乐学院新都校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兼审计处主任、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多次被评为四川音乐学院尖子生导师,多次获省、市委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负责纪检工作,协助管理学生工作部。 联系中国书法篆刻学院。 | |
欧建华 男、汉族、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指挥。 副校长、西部写生创作基指挥部副指挥长、成都校区筹建负责人。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指挥了多部歌剧、舞(蹈)剧、现代京剧、合唱、中外交响乐;写有数十步部歌剧、舞(蹈)剧、交响乐和百余首独唱、重唱、合唱及系列三峡、涪江、白马藏族等音乐作品。 负责校、政、企合作工作。 分管合作交流部、成都办事处、成都校区筹建办公室。 | |
罗建光 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 副校长。 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20余年。主持省级课题3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等国家级课题2项,主研省级课题6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主编出版教材和作品集3部,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四川省教育厅教育论文二等奖、学校科研先进个人和优秀管理干部等奖项荣誉30余项。 负责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 分管财务部(含资助中心)、资产管理部。 联系数字传媒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院。 | |
黄金中 男,满族,农工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巴蜀石窟乐舞艺术研究院院长。原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导、学位委员会主席;现任菲律宾永恒大学讲座教授、博导,美国麦克纳利史密斯音乐学院荣誉教授,教育部学位中心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国际声乐比赛评委,中欧(意大利)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使者。 中国民族声乐教煌奖全国总决赛评委,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评委,“五个一工程奖”评委,“教煌文艺奖”评委。主持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裕固族民歌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在北京音乐厅、宁波音乐厅、巴山大剧院及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场馆举办参演个人独唱音乐会、师生音乐会及各种演唱、交流及讲学活动。荣获中国广电部“第九届全国广播新歌”国家最高政府奖·金奖;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西北汉子》、《情牵西部铸歌魂》等盒带、CD、DVD个人演唱专辑,其作品《放歌新丝路》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和郭兰英、王昆等诸多艺术家参加庆“七一”大型文艺晚会,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在人民大会堂参加首届原生态民歌盛典新闻发布会担任嘉宾演唱;曾出访美国、芬兰、法国,意大利、毛里求斯等20余国家、地区的国际艺术节演出、讲学及交流活动,被《中国音乐家辞典》和美国《世界名人大辞典》等收录。多年来为部队、地方、高校及国内外培养输送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 |
朱智忠 男,蒙古族,高级编辑,导演,作曲家。 学校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歌谣组副组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音乐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杂志主编,文艺部采录组组长,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 国家广播电视文艺政府奖,国家广电部弘扬民族文化突出贡献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德艺双馨奖。中宣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评委,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评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委,中国金唱片奖评委,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评委,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活动评委。 主编广播电视原生态音乐节目1000多期、执导综艺晚会百余台。 受文化部指派,出访德国、比利时、瑞士、瑞典、荷兰、美国、加拿大、立陶宛、芬兰、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美国史密森48届(中国主宾国)艺术节中方艺术总监、总导演,乌兹别克斯坦东方旋律世界音乐节评委,蒙古舞国际展演评委。 协助董事长拓展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引进,集团及学校大型艺术活动的统筹、策划、创作、运作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