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工作任务 | 工作目标 | 工作项目 | 时间安排 |
1 | 优化应用型专业体系,探明应用型专业建设道路 | 形成紧密对接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相互匹配,融合互补,优势特色鲜明,能够及时应对人才市场需求变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体系。 | 1.新专业申报 | 2016年—2020年 |
2.进行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 | 2016年—2020年 | |||
3.分步推进专业建设整体转型 | 2016年—2020年 | |||
4.进行通识教育改革 | 2016年—2018年 | |||
5.进行能力本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 2016年—2020年 | |||
6.进行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2016年—2020年 | |||
7.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 2016年—2020年 | |||
8.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2016年—2020年 | |||
9.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 2016年—2020年 | |||
10.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 | 2016年—2020年 | |||
11.实施“星梦学子”培养计划 | 2017年启动 | |||
12.《质量工程》建设 | 2016年—2020年 | |||
13.进行地域文化研究、非遗研究和艺术与科技结合研究 | 2016年—2020年 | |||
14.校企共建研究院(室) | 2016年—2020年 | |||
15.职业培训教材开发与职业培训服务 | 2016年—2020年 | |||
16.地方文化建设与文化娱乐服务团队建设与服务 | 2016年—2020年 | |||
17.进行“3+2”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人才试点 | 2017年启动 | |||
18.遴选优势特色学科进行专业硕士授予权申报准备 |
2018年启动 | |||
2 |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 广开才源,外引内培,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与学校办学目标实现要求相匹配的高素质的校企相通、专兼结合的“三能型”师资队伍。 | 19.出台实施“十三五”师资建设规划 | 2016年—2020年 |
20.实施教师赴企业挂职实践五年计划 | 2016年—2020年 | |||
3 | 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 建成与实践教学体系相匹配,旨在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体平台、虚拟平台、仿真平台相结合,基础实践教学平台、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创业训练创业孵化平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学生课外活动平台相统一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 21.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2016年—2020年 |
22.进行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2016年—2020年 | |||
23.进行校内仿真创业综合训练平台建设 | 2017年—2018年 | |||
24.进行产业园区与梓潼校区建设 | 2016年—2017年 | |||
25.进行学生课外活动项目体系与平台建设 | 2016年—2017年 | |||
26.进行实践教学平台分级管理体系建设 | 2016年—2017年 | |||
27.调整学校利益相关者多元治理结构 | 2016年—2017年 | |||
28.进行学校分类分级管理体制建设 | 2016年—2017年 | |||
29.进行学校监控体系建设 | 2016年—2017年 | |||
30.进行管理制度建设 | 2016年—2017年 | |||
31.进行转型发展动力机制建设 | 2016年—2017年 | |||
32.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 | 2016年—2018年 | |||
4 | 系统构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集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评价办法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及其它配套制度于一体的教育教学运行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 33.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建设 | 2016年—2018年 |
34.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办法体系建设 | 2016年—2018年 | |||
35.进行教育教学运行质量监控闭环系统建设 | 2016年—2018年 | |||
36.进行教育教学运行质量监控据库建设 | 2016年—2018年 | |||
5 | 加速教育国际化,建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 | 扩大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加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形成对外开放办学格局。 | 37.进行“英语+专业”、“专业+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2017年启动 |
38.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生源 | 2016年—2020年 | |||
39.与国外应用技术大学进行合作办专业的探索 | 2017年启动 |